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发展看好
作为一种共识,钢结构与目前普遍使用混凝土相比:一是可干式施工,节约用水,施工占地少,产生的噪音小、粉尘少;二是由于自重减轻,基础施工取土量少,对土地这一宝贵资源破坏小;三是大量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和砖瓦的使用,减少了城市周边的开山挖石,有利于环境保护;四是建筑使用寿命到期,结构拆除产生的固体垃圾少,废钢资源回收价格高。从目前来看,钢结构建筑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结构之一,在西方已被广泛采用,所以被有关称为绿色建筑。
我国为发展钢结构也制定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及政策。1996年建设部编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提出研制解决钢结构的防腐技术、防水、防火涂料技术,以满足建筑用钢的发展需要……
1998年10月,建设部发出《关于建筑业进行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通知》,通知中推广第8项新技术为钢结构技术。主要内容为:高层钢结构技术、空间钢结构技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高强度螺栓连接和焊接技术、钢结构的防护技术。1999年5月成立了建设部、国家冶金工业局建筑用钢技术协调组,并相继成立“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两个专家。
新型空间结构
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象征,世界各国重视大跨度空间结构理论和研究、应用于发展。从美学上考证即结构的型式与建筑的空间艺术巧妙的融合起来,这是一种结构美学表现力。单纯的结构表现已不再流行,结构与时空连接的手法已充分实现,结构与时空的连接是我们当代建筑的语言。
1999年.罗杰斯(RichardRoger)在英国阿什福德国际车站旁建了一座商业直销中心,这座unique的建筑就是应用最新材料创造新结构和新建筑形象的范例,这座建筑吸引的不仅是国内外游客最重要的是拉动了英国的商业经济。近20年来,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包括传统的网架结构、网壳结构、预应力网格结构、新拉网结构、张弦梁结构、弦支网壳结构、折叠式结构、空间索桁结构、鸟巢形网架结构(08年奥运国家体育场-鸟巢)、多面体立面网架(08年奥运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索穹顶结构及索膜化结构相继问世,不断创新,得到明显发展。08奥运、10世博(各场馆结构封顶)、广州亚运会的申办成功,为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我国建筑与城市繁荣起到了不可多得的发挥。
工程案例分析
鸟巢形网架结构:
由德士赫尔佐格-德梅隆建筑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院联合提出的鸟巢形国家体育场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
标方案,其屋盖主体结构实际上是由两向不规则斜交的平面桁架系
钢结构安装之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 钢结构制作进行放样、下料和切割,在放样和下料时应根据工艺要求欲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缝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气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2、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刨削量不应小于2.0mm
3、 在制孔时,螺栓孔的精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当螺栓孔的允许偏差超过规范规定时,不得采用钢块填塞,可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在组装前,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mm- - 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等应清除干净,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组装顺序应根据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等因素确定。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不得损伤母材;对残留的焊疤应修磨平整,顶紧接触面应有75%以上的面积紧贴;
4、 在进行焊接时,施工单位对其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焊壳。焊丝、焊钉在使用前清除油污、铁锈,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焊角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焊角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明原因,定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焊缝同一部位的翻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5、 采用砂轮打磨处理摩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应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打磨方向应于构件受力方向垂直,经处理的摩擦面,出厂前应按批作抗滑移系数试验,在运输过程中试件摩擦面不得损伤,处理好的摩擦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焊疤或污损等;
6、 钢结构在涂装前应进行除锈,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涂装完毕后,应在构件上标注构件的原编号,大型构件应标明重量、中心位置和定位标记。
钢结构等绿色建筑引发变革浪潮
钢结构等绿色建筑作为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其凸显“四节一环保”的特征,满足当前节能减排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对建筑行业而言,从土木砖瓦、混凝土到新型建材,这也势必将带来一场新的建筑产业革命。
以“绿色建材”为主题的首届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建材及设备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示了建筑领域的顶尖科技、绿色元素。
建筑由“浅绿”走向“深绿”,凸显了国内建筑行业传统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对此,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银木表示,新型墙板建材引领建筑革命纵观技术行业发展历程,无不是材料创新带来的思辨。
而钢结构建筑正是这场绿色革命的“旗手”。和混凝土相比,钢结构建材可以被有效回收利用,再加上重量比合理、抗震性能好、可焊接、可密闭等优点,发展钢结构建筑是必由之路。
早在2004年,钢构企业就从德国等国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并成功研发了cca板及整体灌浆墙技术。
正是凭借自身对于cca墙板和灌浆墙的技术开发,我们显著缩短了钢结构住宅建筑周期,降低了建筑成本,提升了建筑抗震性,以整套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成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动者。建材供应商面临优胜劣汰2014年1月,国家启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未来的建材业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走绿色化发展道路。在此情况下,钢结构等绿色建筑正加速打破原有建筑行业分布格局,引发变革浪潮。
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下发一系列举措推动绿色建筑大面积推广。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不符合标准的建材供应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被淘汰,而顺应产业发展潮流的建材供应商将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对于新型建材,杭萧钢构副总裁陈瑞告诉记者,cca板不仅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更为重要的是,cca板相比传统建材,用于装配式建筑选择。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建筑业变革风暴愈刮愈盛,市场“鲶鱼效应”已经凸现出来。相关新型建材根据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要求,就要实现工业绿色、循环、低碳转型,这也是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